跳出科学的宗教式思维,迎接新世纪

——为人体科学鸣礼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一九九九年七月十六日】科学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已经在文明社会中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甚至已经成为人们判断是否接受一个事物的首要出发点,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宗教式的思维模式,任何时候都不敢跨越雷池半步。“不科学”,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词汇,界定了我们的思维,束缚了我们对真理的探索,也成为一些人阻挡真理的借口。那么,当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的时候,是否应该换一个适当的角度观察一下,当今人们习以为常的科学本身是否就有不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先天缺陷呢?

1、科学的基点

有许多科学分支是属于试验科学,基本的特征是建立在可重复性的大量观察和试验的数据积累上的不完全归纳法。

举个例子说,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所有乌鸦全部是黑色的,在科学上就完全可以自信地定义:乌鸦是黑的。为了弥补不可能穷举所有万事万物的缺憾,科学必须有随时接受全盘否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发现了哪怕是一只白乌鸦,科学在乌鸦方面的理论都是需要进行重建的。这一点是符合常识的,也常常是容易被人们遗忘的。因为科学的无数令人眩目的成功使我们过于相信我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感情上人总愿意接受成功,拒绝失败,那些同样无数的惨痛的失败我们宁愿忘记。 

另外的一些科学分支是属于理论科学,基本的特征是建立在几个原理上的封闭推论体系。所有的推论必须可以从原理中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而得到;如果不能直接得到的话,结合适当假设也可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而得到。作为理论基础的原理,可以不经过证明,甚至不需要符合常识。例如欧氏几何的三个基本公设,没有任何证明。基本原理的不需检验性,是理论科学最具宗教特点的地方,可以说它们完全是建立在人对科学的信仰基础之上。 

在得到推论的过程中做的所有假设,可以不符合常识和物理实际,得到的结果没有必要非得与实际试验和测量结果吻合。只要理论体系满足完整性就可以承认其合理性,如果一个理论或现象与任何一个推论违背,可以建立另一套平行的封闭体系,而不是完全推翻现有的体系。因为只存在任何一个,都无法圆满解释现实世界的一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欧氏几何学和非欧几何学,基本假设完全矛盾,却同时用来指导实践,也同时获得成功。因此,比较客观地说:现代科学的理论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

2、科学的方法

试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原理上更具有感情色彩。试验与观察的方法,无论通不通过仪器,终究要经过人体的感官来过滤结果。 

众所周知,肉眼可感光的范围是4000埃到7400埃,超过这个范围的光波不能被肉眼感光,通过适当设备才能看到。我们不难想象,通过任何普通可见光望远镜,无论其放大倍数多大,都不可能发现只发射X射线的天体。因此,在只有普通可见光望远镜的年代,有人指出在某个发射X射线的天体的位置上有天体存在,科学界没有人会相信他,谁都会指责他骗人,因为看不见这个天体的存在。事实上,宇宙中99%以上的天体发射的都是可见光范围外的光波。

我们的耳朵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欺骗着我们,如果我们具有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全能耳朵”,世界会非常精彩。昆虫的刺耳鸣叫可能会变成动听的音乐,也许我们从此会发现动物、植物的语言,听懂它们的倾诉。

我们的嗅觉从来都是我们的遗憾,我们周围的许多动物具有比人类敏锐十倍、百倍的嗅觉。人类利用狗的灵敏鼻子已经为我们的部队、警察、海关解决了许多难题。 其他感官同样具有局限性,人类触觉在压力和温度等方面是非常迟钝的。为了弥补我们感官的缺陷,我们通过各种工具来接触和观察世界。其实我们已经正视了人类的感官的不足,通过人类感官观察的结果就需要那么崇拜吗? 

3、科学的结论

科学在结论方面是非常具有封闭性的。通常,一个科学结论是建立在许多假设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不具普适性。在其假设范围内,通常其结果是可重复的,换句话说,具有利用价值的。实用性和可检验性是现代科学取舍其分支的重要标准。 然而,从逻辑上说,实用性和可检验性在很多情况下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实用的东西不一定可以被充分检验的。例如中医的经络,实用有效,流传数千年不衰,但其可检验性至今没有成为医学界的主流意见。 

而且,一旦科学对某事物下了结论,改变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通过对一个未启蒙的孩子从小学、中学、大学的系统培训,科学已经在社会上建立了自己庞大的扶植人群,他们现在接受的是科学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的结论。一旦出现与现在科学相矛盾的新兴理论,反对的人通常是社会的主流,这是不难理解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科学对一个事物是否科学的判断标准本身存在悖论,不足为凭,对事物反对的人数多少从来都不应作为反对是否有效的证据。如果深入地进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科学如今由于扶植人群的不断扩大,异己的人数逐渐减少,其自我审察和突破的能力已经随其宗教化而逐渐减弱。 

宗教的特点是对神的存在的信仰上的无条件接受,其实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原理正确性的无条件信仰上,比宗教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当有人胆敢怀疑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时,科学界对他的排斥和打击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我们认为我们接受的现有科学是正确的,实践中得到检验的(不要忘记,前面已经谈到,这种检验是不完全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任何与现有科学矛盾的假设和理论以及它们的结论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这样一个遍布全社会的科学宗教,具有强大的势力,从思想深处使人不愿、不敢、也不可能从科学内部发难,没有人敢突破现有的理论体系。其实有破才有立,不能超越原有的理论,科学怎么可能有实质的发展呢?如果固守对科学宗教式的感情,不能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话,后人永远不会进步。 

为了使我们信任和依赖的科学更可信,我们要突破自己对科学的宗教化思维模式,对新生事物持积极了解和探索而不是盲目排斥的态度,因为万物都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没有对立面的统一体是必然会败落的。 

如今,科学界本身在目前并没有对人体科学形成一致认可的成熟结论。因为人体科学具有与其它传统科学领域不同的特点,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必须突破传统科学的框框才有实质的发现。我们惊喜地发现全世界有一亿多人修炼法轮功,他们在实践中考察着这个功法的科学性。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是科学工作者,却直接参与了科学最前沿的探索,身体力行地进行试验。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非常惭愧,探索人体科学的工作没有由我们首先进行,而要拿出科研经费供我们工作的人民自己去摸索。从这个角度上,他们对新科学的敏锐捕捉和勇敢实践的精神,是我们作为科学工作者非常值得学习的。当我们还在讲台上介绍着陈旧的理论,在书桌旁绞尽脑汁地思考在科学上如何研究,在会议室里无休止地争论的时候,我们一批科学的先驱者已经在一条崭新的科学道路上走出很远了。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