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南北文化差异的一些思考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四年五月十八日】偶然读到明慧网上近期发表的一篇交流《聊聊东北同修的争》,我想起最近和一位同修A互相聊起过南北社会文化的差异。

在海外,分别来自中国南北的同修可能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互相长期接触后可能会感觉到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

例如,我来自上海,A同修来自北京。虽然我和A性别相同年龄相仿,但是曾经,我俩常会感到互相在思维方式上有某种“够不着对方”的困境,好在女性毕竟还是比较乐于沟通。后来我们感到,在种种“奇异现象”和“巧合”的“点化”下,可能是在师父的安排下,我和她无意中有了比较多的交流。

我觉得我俩好象无意中在思维方式上取长补短,同时也了解到了对方所熟悉的思维方式。我们后来都从对方的谈话里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世上还有别的那么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了解那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可以减少误解,促進有效沟通。

在我们两人的个人认识中,南北文化的差异有很多方面,下面仅举少量的例子:

我从A那里了解到,北方思维通常有:喜欢“高光”、“出彩”、“炫丽”、容易朝向“具有显赫的名”的事物,“有冲劲”,容易把“默不作声”、“不合群”看作是“负面性格”,容易把“窝囊”、“认怂”看作“几乎是最不可忍受的奇耻大辱”似的,以“气势压过别人”为比较首选的处理矛盾的“选项”。以显得“义气”、“热忱”为比较首选的人际交往的“懂事”的考量。人和人之间一开始可能需要明显的表示友好热情,才能让对方得知可以卸下“防备”而交往,而一旦交往上了的话可能显得比较“深热度交往”,但是也容易因为“干架”而“散”。虽然其内心喜欢“出彩”之类的感觉,但是似乎因为“知道”周围可能都是“同类人”,所以为避免被“诟病”为“得瑟”,而反而做出“不是故意要炫耀”而是“不经意间露出来”这样的“技巧”。讲究“群体意识”,比较依赖“聚人气”来获得力量。

我则觉得,上海人通常看重的特质有:“乖灵”(大概的指向“乖顺”和“灵敏”)、“尽量不正面冲突”、“不吃眼前亏”、“精明”、“实惠”、“拎得清”(细致的辨别清问题)、“不扎堆”、“一声也不吭”。以“不能忍”为“没有涵养”。以“逃的快”、“省省吧”(省点精力)为比较首选的处理矛盾的“选项”。以“界线感强”、“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为比较首选的人际交往的“道德”。人和人可以轻易的轻松的建立即时的表面的“亲密的互动”,但是不容易用大力的深交。人和人之间不容易“打起来”,但会因为不容易“入戏”而“散”。内心比较“低调”、“怕麻烦、爱省力”,而且似乎因为“知道”周围可能都是“同类人”,所以反而“放心大胆”的“夸赞”自己得到的好处和自己的“优点”,认为过后自己或别人都不会“往心里去”,有点象西人似的“透明”。讲究“自身权利”。比较依靠“物质办法”来获得力量。

上述列举的我们两人对南北的文化特点似乎一般各自适用于该地的人,不论男女。真的很理智的想的话,中国南北文化的特点中都有符合师父的法中所要求的方面。在正法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因素都表现出过好的作用。

我发现,虽然现在常人社会的网上大量的在谈论南北方文化,但是情况复杂的是,这些“谈论”既出现了互相赞赏又出现了互嘲,似乎常人社会现在很难讲的清楚中国南北方文化。

我学了师父的法以后我理解到,如果从人体生命宇宙来直接看一些事物的话,可能比较容易看清楚。我就从我个人的所悟来谈谈南北文化。

我觉得南北文化好象一个生命整体里的阴阳,对这个生命来说缺一不可。

对于常人社会争论的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孰“优”孰“劣”,我觉得这个没啥好争论的,因为这两个地区在历史上都有过辉煌,是神在时间轴的不同点上分别安排它们出现辉煌的,似乎神没有决定它们哪个更“辉煌”、哪个更不辉煌。而且它们还有不同的侧重点的辉煌,这好象生命内部的各部份的功能。

对于一个生命体里的不同的“功能”,好象,被神分派了不同的任务、就被神赋予了相应的不同的能力,在执行一项任务的时候,相对应的能力就是优点。对于不同的任务,那么不对应的能力就有可能显得不是优点。这样看问题就很简单、一目了然似的。

而南北文化本身也好象是一个生命整体里的两个独立的生命。这两个独立生命的本身还有好的时期和衰败的时期。到了末法时期,生命在衰败的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衰败现象,这时想去“嘲笑贬低”这个生命,总能找的到“把柄”。而这个生命毕竟还保留有好的本质,那么想去赞赏这个生命的话,也能找到值得赞赏的地方。

我们如果不断的发现这个生命的好的地方来给自己的精神受益,那么好象“提炼”出这个生命的精华为我所用似的,对大家都是好事。如果尽找衰败时期的把柄,那么自己好象垃圾回收站似的,专门捡了一堆破烂回家,其实并不划算。

师父说:“大法弟子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正面对待,不要看人家不好的一面,总要看人家好的一面。”(《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

学了师父的法以后我理解到,整个三界都是创世主为了救众生而创造的。我想到,中国这个演绎了五千年神传文化的地方所存在的南北文化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不应简单的用常人层次的思维来对待这个“南北文化”现象,而是应该用修炼者的智慧来认识自己和他人,把这种文化资源善待、善用,使得互相沟通、理解和配合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不必要的困难,而是更加完善和有力。

A同修表示,了解了这种“不以示弱为耻”的南方文化,对矫正她的争斗心方面很有帮助。我则觉得,北方人同修在做证实法的事情的时候的“冲劲”是对我有促進作用的。

写出此文,以期望尝试真正的以互相充分理解尊重的客观态度来全面正视南北文化,我相信我们大法弟子在各方面都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正的路来。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