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卉(前排右一)6岁时和其他孩子参加明慧学校,一同打坐炼功 |
陈有卉小妹妹参加学校阅读心得征文比赛,以阅读《转法轮》为题材的心得征文获得五年级组第一名 |
小有卉在台湾桃园县中坜市元生国民小学读五年级,她几乎每学期都是班上五育总成绩第一名。她写的一篇阅读心得比赛的征文获得同年级的第一名,从她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品学兼优的秘诀。她在文中写道:
“《转法轮》(法轮功主要著作)这本书是妈妈在我五岁时送给我的礼物,也是我第一本阅读没有注音的书,当时妈妈带我一个字一个字念。到现在,我还是百看不腻,也不知阅读多少次了,但是每看一次,就会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尤其让我在做人处事上更加懂得替人着想。
“妈妈说遇事要用‘真善忍’三个字来衡量,就会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真’就是要做真事、做真人,‘善’就是要对人慈悲、善良,‘忍’就是要包容、忍耐、能吃苦。
“我觉得‘忍’字最不容易做好。小时候我很容易生气,班上男生偶尔欺负我,有一次还用扫把打我。学了《转法轮》之后,我从爱到老师那里告状、大声委屈地哭,到后来想到对方也许不是故意的,或许我上辈子欠人家的,于是就一笑了之,忍了下来。我发现,当放下争个你错我对的争斗心后,不但心中十分坦然,对方没再找我麻烦,反而在我提餐桶时:,主动来帮我。长大后我渐渐明白,碰到麻烦就是要提高心性的时候,记住“真善忍”,事情就会变得单纯,麻烦常常变成了好事。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两句话:‘无私无我’、‘先他后我’。我学习到很多时候不能只想到自己,要考虑别人,所以在学校我乐于帮助同学,对于同学心目中的麻烦人物,我总感觉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会愿意自己功课差、没人缘,所以,我不会讨厌他们,有时愿意主动帮他们。
“李老师更提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道理,我从中理解到高尚的道德标准内涵,书中每篇文章不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有帮助。每当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我就想到书中的话,就此勉励自己,平稳自己的情绪,这本书让我从爱发脾气的小女生,变得更温柔、懂事、体贴,让我每天快乐地学习,和人和平相处,真是一本值得更多人阅读的好书!”
读了小有卉的读书心得,真叫人感慨,小小年纪竟然对心性有这么高的认识和实践。无疑她的健康成长和《转法轮》对她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才能这样考虑他人,体恤表现不够好的同学。当然,心胸宽广又能克制自己的孩子,学习能不好吗?能不是快乐的吗?小有卉照此发展下去,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感慨之余也让人想起大陆的学生,中共在学生的课本或课外读物上专门编上栽赃诬蔑法轮功的东西,毒害孩子,从小就让孩子混淆了是非,甚至有因修炼法轮功或家人修炼法轮功被迫退学的。不久前明慧网上刊登了大陆一位博士生受迫害的文章,读后叫人心酸。
这位博士生是广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于亚欧。由于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致谢”页中写了一句真诚的话:“首先要感谢法轮大法,没有这正信力量的支撑,就没有这篇论文。”结果他的毕业受到了多方干扰,原定于二零一零年二月四日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被强制取消,于亚欧本人被多次要求在论文中去掉这句话。
于亚欧完全是按照写作毕业论文的规范来写作自己的博士论文的,而“首先要感谢法轮大法,没有这正信力量的支撑,就没有这篇论文”这句话,说的也是真心话,并且不违反任何规定。二月六日,不法人员再次威逼于亚欧的老师当着于亚欧及其父母与妻子的面提出“于亚欧最后机会的三条路”:“一、去掉那句话,在答辩中不讲法轮大法,老师帮助你顺利答辩、毕业,并拿到学位;二、自动退学,迁走户口;三、等着‘610’(专门迫害法轮功的机构)来抓人。”在谈话之初,老师还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电话让他“一定要讲透彻”,另一个电话说要让他“好好说,注意保密”。
二月七日中午,于亚欧再次受到恐吓:“即使你顺利答辩,学位委员会也不会以你炼法轮功的理由而不让你通过的,而是会通过‘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从你的论文中挑出其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让你通过。”
这真是件很令人感叹的事!那个专门迫害法轮功的非法组织“610”怎么什么事都管?不客气地说,他们这些人能看懂人家写的博士论文吗?仅仅就因为博士生的一句真心话就专门在他毕业时设卡,这是多么卑下的行为!
陈有卉的妈妈自己就是个老师,也是个法轮功修炼者,自己感觉好才会放心地让女儿学。小有卉看《转法轮》已经看了六年了,她受益有多大,在她自己的读书心得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于亚欧修炼法轮功也有十一年了,因为修炼法轮功受到过中共的酷刑迫害。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读书读了一二十年,他自己能没有科学眼光吗?
大陆和台湾一水之隔,却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台湾一个小学生就能坦坦荡荡地写出自己的真心话,与人分享;大陆的博士生仅仅因为一句真心话就要受到“退学”或“抓人”的待遇。我华夏民族不能腾飞的原因在哪里呢?是谁在扼住我人民发声的咽喉?是谁在折断我雄鹰飞翔的翅膀?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3/9/1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