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五千文明,乃是万国敬仰的礼仪之邦,傲立于世的天朝大国。今天的中国,却是另一幅景象:黄、赌、毒蔓延;官员贪污腐败,警匪一家,沆瀣一气;人民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这究竟是由于什么?也许有人会说,由于道德的倾颓败坏。
而道德如何败坏,缘何败坏,且由我细细说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宝贵的一部份便是对神佛的信仰。唐朝太宗为得佛法,遣玄奘和尚不远万里去往天竺求取真经;南朝梁武帝甚至放弃皇位,多次出家修行;就连来自北疆的满人,也曾在公元1652年(顺治帝)迎请西藏大喇嘛赴皇宫讲经说道。至于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就更是备受尊崇,万世香火不断。为何汉代文、景两朝,唐代贞观能为人称道千百年呢?为何那时的社会风气这样祥和完善呢?正是因为人人心底有信仰,有心法的约束。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灵”,就是对神的敬畏。人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不敢为所欲为,社会道德标准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占了极大的比重。
而今天,对神明的敬仰被扣上“愚昧无知”的大帽子,人们缺乏信仰,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没有了信仰的约束,也就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法律、法规也就成了空架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替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人们自然就狂傲自负,霸气十足;“东风吹,战鼓擂,当今社会谁怕谁”替下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教诲,人们自然就尔虞我诈,胡作非为。道德水平的低下也造成了一系列职业素质的低下:大夫看病要红包;记者写新闻要红包;政府办事要红包……全国人民向“钱”看。这是后话。
下面要提到的,就是金钱、物欲对人心的刺激,加快了道德的败坏。在今天,我们所听到的、所见到的,只是“好日子”、“盛世大联欢”这样的溢美之词,无形中感到中国的确在崛起。其实不然。不错,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大胆改革的工程师,吃苦耐劳的工人,忍辱负重的农民,和外商不断的投资,营造出了表面上一个大国的“盛世”,一个表面繁荣的物质世界。可是,它的背后却是社会的不公,官员的腐败,贫富的差别,道德的堕落,经济体制的畸形和对言论自由的钳制,这样的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吗?清朝末期,大上海的外滩,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多少荣华梦想,歌舞升平,可是终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崩溃。况且,当今社会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弱势群体的压迫、生态环境的破坏之上的,我们不可能一俊遮百丑,不去正视潜在的社会危机与民族灾难。
子贡曾请教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讲,一要让人民丰衣足食,二要拥有大军,三要取信于民。子贡问,如果非得去掉一项,孔子会选择哪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还要去掉一项,孔子选择了温饱,并说,宁可吃不饱饭,也得保住信用。这已经是治国的底线了。如果没有信用,国迟早要灭的。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人张口就说谎,都已经形成了自然,而且说谎时已经考虑下面该怎样圆谎了。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心里一套,嘴上一套,已经成了时代的通病。造假的程度也是惊人的,毒米、毒面、毒奶粉,假烟、假酒、假豆油。我们目前已经生活在谎言的世界里了。再有,“婚外情”、“包二奶”、“一夜情”这些不堪的东西已经全面推向了社会,席卷了全民,甚至得到官方的保护:“查嫖娼就是破坏投资环境”、“无烟工业”都出自官员之口。中国自古有“万恶淫为首”之说,结婚都要拜天地,意谓神明作证,合法婚姻。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郭黄夫妇为何不同意杨龙二人的婚姻?杨过是小龙女之徒,师徒结婚是乱伦啊!乱伦乱性往往是国破家亡乃至民族覆灭、道德无存之先兆,中国古代的商纣丧国,罗马帝国的尼禄焚城、毁人、自毁,都是从个人乃至举国淫乱开始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最后,仅存的一点民族文化的覆灭带来道德的衰微。二零零五年,“狼文化”风靡全国,全国人民都去崇拜“狼图腾”,事事模仿嗜血的狼的举动,而把我们民族远古的图腾——中国龙撇在一边,甚至大力抨击。古代的文人,都是极有操行,极富骨气的,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今天,“美女作家”、“痞子文学”、“下半身写作”风行一时,光怪陆离,无奇不有,越是怪异、变异越有人看。文学如此,影视、戏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血腥、色情的东西,已经彻底毁坏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现在的国人,能真正读懂古诗文的已经很少,中小学生几乎不认识正体字,连祖先的文字都认不得,就更不必说继承祖先的德行了。
以上是我的见解。至于那些随地吐痰、抢占母子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不文明的事,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有人可能说我太偏激,可这是我的独立观察思考,是我的心里话;有人可能说我太大胆,搞政治,可我是针砭时弊,以求正气。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曾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控诉,他们就是在搞政治吗?这种政治如果能够使民族觉醒,国家复兴,百姓安乐、道德高尚,那么这不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吗?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见到我的文字,了解真实的世界,思考个人、家、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血脉,可不能再让它这样坏下去了!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4/26/8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