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大法弟子杨将威遭受迫害的事实


【明慧网2003年4月29日】杨将威,男,34岁,绥中县电业局职工,原绥中辅导站副站长。因坚持修炼法轮大法近四年来屡遭迫害,现被非法关押于臭名昭著的葫芦岛市教养院。以下是杨将威所受迫害的部分事实。

1999年7月21日,杨将威骑摩托车进京上访(因当时火车汽车上都有警察堵截法轮功学员),后杨将威在北京被绑架,被绥中县公安局接回当地(摩托车被扣), 7月27日起,被劫持于县委办的洗脑班10天,被勒索500元。

1999年9月3日,杨将威第二次进京上访,被恶人举报,县公安局让杨将威所在单位――绥中现电业局出车去北京抓人未果。9月8日,杨将威凭正念自己返回,上班时被县公安局警察绑架到看守所非法关押15天,后被送到葫芦岛市教养院所办洗脑班20天,勒索700元。10月12日被带回县公安局,公安局在勒索杨的家人1000元后将其释放。

1999年10月21日上午10点,县公安局的犯罪警察在杨将威正在上班时将其骗去,然后到杨家抄家,又把杨送到了看守所非法关押。所谓的“理由”是:10月28日对法轮功定性要升级,杨是“重点人物”,怕他到时去上访。11月16日,警察向杨的家人以所谓“押金”为名勒索3000元后才放人。

2000年6月23日,杨将威正在单位上班时被单位干部找去要求他放弃修炼、不为法轮功上访,理由是一人上访会连累全系统7000多人得不到奖金和各种荣誉,并威胁道:是要工作还是要大法,只能选一。杨将威回答要大法。干部马上上报总公司,书记和处长亲自来谈,仍是以工作相威胁和诱惑说:这单位别人想花5、6万进都进不来,你不后悔吗?杨将威回答不后悔,并向他们讲:上访是公民的权利,大法使人心向善、道德回升,没有哪点不好。单位干部将情况报告给了公安局。24日晚,县公安局去了7、8个人对杨家进行了非法抄家,抢走《转法轮》一本,后将杨将威又一次送进了看守所。杨将威为抵制迫害绝食绝水9天后被转到了葫芦岛市教养院非法劳教一年半。

进教养院当天犯罪警察就对杨进行了非法搜身,并拳脚相加。2000年11月8日,大队长刘国华、犯罪警察张过柱将杨将威叫到办公室,铐上双手毒打,并用电棍轮番电击杨的脸、脖子、背部等处,造成被电击处出现很多大小不同的水泡。杨将威没有妥协。

2001年3月1日,杨将威因坚定修炼又遭犯罪警察电击。

2001年11月30日,葫芦岛市教养院上演了罪恶的一幕。因坚定的大法弟子要求无条件释放,教养院上报市610后,动用防暴警察对坚定的大法弟子进行了极其野蛮的残酷迫害,然后11名坚定的大法弟子被强行送进市看守所继续迫害。杨将威也因绝食绝水抵制迫害被犯罪警察强行灌食、用刑具抽打,并被捏着脖子、电击两侧太阳穴,头被电得像大爆炸一样、舌头被电出很长,其状惨不忍睹。后杨将威又被铐了好几天,手腕处至今仍有伤疤,牙齿也因强行灌食被撬得松动。

几经迫害的杨将威一直坚修大法,2001年12月被释放。

2002年1月30日,杨将威在买油漆时被蹲坑的绥中县犯罪警察绑架,所谓的理由是:几天前全县很多地方墙上出现了很多油漆喷的正法标语,杨将威去买漆,就是“嫌疑”。杨将威被非法关押于县看守所后绝食绝水抗议10天,其家人被勒索1000元钱后释放。

2002年5月22日,杨将威正在上班时,又一次被迫于公安局压力的单位干部送进了洗脑班。23日上午9点,县公安局6人到杨家非法抄家,什么也没找到,尴尬地说给杨拿两件衣服,10几天办完班杨就会回家。可谁知下午就把杨将威非法劳教3年,并勒索了单位2740元。理由是杨将威在洗脑班3顿没有吃饭,是“顽固份子”。

2002年5月24日,杨将威又一次被人性全无的绥中县公安局送进了葫芦岛市教养院。

2002年6月,杨将威因不戴牌、不穿狱衣,被犯罪警察毒打。

2002年8月初,杨将威在教养院因炼功又遭残酷迫害(具体情况不详)。

2002年11月18日,杨将威因进队长办公室时没有喊“报告”,又遭电击,并被关进小号“严管”。

2003年1月5日(元旦过后),葫芦岛市教养院进行了又一轮最为血腥的迫害。犯罪警察给坚定的大法弟子(包括杨将威)头戴“安全帽”(怕撞头),嘴用毛巾勒住,好几根电棍电一个人,用30万伏的高压电击全身最敏感的部位,一碰就是一个泡,时间稍长就成焦黑色。一些大法弟子被折磨的奄奄一息后送到医院抢救(如至今仍被严管的李广海),回来后仍继续关押折磨。

自邪恶的镇压开始后,杨将威和他的家人就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特别是2000年6月至今的近3年中,杨将威基本上都是在教养院度过的。如果按照绥中县政法委、政保科的邪恶企图,杨将威至少还要在教养院呆上2年才能回家。在此我们呼吁国际上的正义之士,伸出援手,营救杨将威。

迫害大法弟子杨将威的江氏爪牙:绥中县政法委(原书记:刘中礼)、政保科(科长:王福臣)、葫芦岛市教养院。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3/4/29/4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