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秋菊打官司”讨说法是参与政治吗?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2年6月28日】在电影《秋菊打官司》里,农村妇女秋菊,遭受不公正对待,就去城里向政府讨个说法,没有人会说秋菊是在搞政治。唯一不同的是法轮功去的人多,又是去了敏感地带“中南海”。那是因为炼法轮功的人很多,有近一亿人。那么听到同修被打被抓的消息,哪个法轮功学员会不关心?现代社会通讯工具很发达,大家人传人,就象滚雪球一样,很快就传开了。国务院信访办的位置恰恰就在中南海的西门。如果信访办在其他地方,法轮功学员根本就不会去什么“中南海”。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江泽民对法轮功的打压,是一场政治运动。那么,法轮功学员的和平抗争,对镇压行为的不配合,是不是在参与政治呢?

法轮功是一个来自民间、崇尚修炼的功法。修炼的概念自古到今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记载,中国文化中本来就有很深厚的佛教、道家和儒家因素。法轮功学员没有任何政治诉求,从四.二五和平请愿到今天,法轮功学员要求的仅仅是做人的最基本权利──自由炼功。

从打压一开始的谣言诬陷,到天安门自焚的骗局,杀人、放火、搞政治,老百姓反感什么,痛恨什么,镇压者就使劲地将这样的帽子往法轮功头上扣。镇压者江泽民在他的“三讲”中的第一条,就是“讲政治”。在中国近几十年来,统治者把“政治”搞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政治运动,总是涉及高层权力的争斗,却又卷进无数无辜的群众,而最后受害最深的永远是群众。政客们不择手段的权力争夺,使得“政治”成了肮脏的代名词。所以,“参与政治”这顶大帽子能吓倒很多人,也会让很多人反感。自然地,镇压者就不遗余力地罗列罪名,误导群众,将这顶大帽子强行往法轮功学员的头上扣。

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都不同,法轮功群众既没有逆来顺受地接受被打压的命运,也没有采用暴力斗争,而是坚韧不拔地走上了一条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争之路。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三年来,面对铺天盖地的邪恶打压,法轮功学员没有一例暴力反击事件发生;没有一个口号是要推翻政府,没有一个口号是要建立一个新政权。他们仅仅是要求停止迫害,还人民的基本生存权。难道人在危难之中喊救命也叫搞政治吗?他们走出来呼吁,只是争取炼功和信仰的自由,并不要政府的一官半职,这算什么政治呢?

再说了,搞政治的人为的是什么,不外乎是在追求名、利和权力,而这些,恰恰是真正修炼的人所要绝对放弃的。法轮功既不是宗教,也不是一般的气功,他是修炼。自古到今,修炼人不问国事,远离政治。修炼人追求的不是人间的名和利。李洪志先生在《修炼不是政治》一文中更是早就明确指出:“一个修炼者,除干好本职工作外,不会对政治、政权感兴趣,否则绝不是我的弟子。”

换个角度讲,不论是不是修炼的人,只要他配合了江泽民的这场运动,参与了表态,参与了什么百万签名,执行了江泽民对法轮功的打压政策,甚至保持沉默,他就是有意无意地在为江泽民的政治运动推波助澜。他就是认认真真或者糊里糊涂地在参与政治。这样看来,岂不是人人都在搞政治吗?不是的,那只不过是少数谋权者造成了这一政治旋涡,并想将每一个人都卷入其中。

有人说,法轮功主观上可能并没想卷入政治,但客观上还是参与了:比如4.25万人上访,是江泽民要镇压法轮功的原因,是法轮功搞政治的结果。事实上,江泽民政府一贯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几年来从不报导法轮功受到的种种骚扰,又故意隐瞒4.25事件的起因,难免给人突发性的感觉,好像有什么政治预谋。如果我们认真探讨一下4.25真相,会发现所谓的政治色彩完全是有意渲染的。

4.25事件的直接起因是两天前4月23日,天津警察殴打捕抓正常去杂志社反映情况的法轮功学员造成的。在向天津市政府请愿,请求放人无效的情况下,学员们只能去北京的国务院信访办上访。把公民的合法上访说成是“围攻”、“搞政治”,只是江泽民为镇压提供借口罢了。其实上访讨公道,是中国老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办法。

取缔和镇压法轮功违反了中国宪法对公民信仰自由权利的保障。法轮功学员通过上访、请愿、和平抗议等合法手段要求的是宪法赋予他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权益”与“权力”,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权力”争夺可能导致政治斗争甚至暴力冲突;而要求权益不需要政府失去任何东西,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理应保障给人民的。只是要求政府将本该属于人民的,还给人民。

镇压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手无寸铁的法轮功学员的残酷折磨和野蛮迫害,至今已有上千的人被折磨致死。无数的人家破人亡,而海内外法轮功学员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呼吁,只不过是想告诉人们:镇压是错误的,迫害好人的事应该立刻停止。

这种为了捍卫最基本的人权、捍卫生命而作出的努力和呼吁,那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正如音乐家杨逢时在一次纪念“六四”死难者的音乐会上讲的:“我是个音乐家,我不懂政治。但我深信,这不是政治,这是良心。”

是啊,“这不是政治,这是良心。”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